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荣华实业屡遭证监会谴责
不明游资疯狂热捧为哪般?
国庆节前,荣华实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处罚决定书,这已经是该公司第三次遭到处罚,众多投资者打来热线,表示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很是担心。今年以来因为收购浙商矿业有了“沾金”题材令其受到游资的热捧,这家地处大西北的上市公司大张旗鼓的挖起金子,而公司的主要投资项目12万吨谷氨酸生产线项目却停产遭冷遇。究竟公司的实力如何?收购矿业前景怎么样?《证券》对于该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调查。信批违规三度遭处罚
募投项目转来转去最后停产荣华实业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原为一家以粮食及饲料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因收购浙商矿业有了“沾金”题材以后受到游资的热捧。今年的9月26日,荣华实业发布公告称,9月23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达的《行*处罚决定书》。这也是既公司上市以来第三次遭到证监会的处罚。此次处罚认定,公司擅自将5万吨赖氨酸项目改扩建年产12万吨谷氨酸项目,擅自处置年产10万吨玉米淀粉生产线项目未按规定对变更情况予以披露。此外,经中国证监会查证,本公司第一大股东荣华工贸与原并列第三大股东的武威市华信食品供销有限责任公司、武威市融达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公司未能在2005年中期报告、2005年年度报告、2006年中期报告、2006年年度报告中如实披露。以投资者身份向公司进行询问,工作人员向表示,证监会在2007年已经介入调查,现在只是公布了调查结果,对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没有太大的影响。换言之,利空影响已提前释放。而投资者所纠结的并不仅仅在于这个处罚结果。对于过程,心里也有个疙瘩。投资者王女士对于处罚决定书中提到的未及时披露的将5万吨赖氨酸项目改扩建年产12万吨谷氨酸项目心存疑惑。这条12万吨谷氨酸生产线最早是由更改1.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开始的。2001年公司上市之初,承诺拟投资1.22亿元开发1.0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而到了2003年,公司将乳酸生产线改建为年产4万吨赖氨酸项目。原乳酸项目实际投入了1.39亿元,变更后对赖氨酸项目拟投入3.96亿元。而实际投入了4.15亿元之后,赖氨酸项目由于资金紧张未能如期竣工,2007年,荣华实业将原年产1万吨乳酸生产线和4万吨赖氨酸生产线全部用于改建12万吨谷氨酸生产线,计划投资5.65亿元,截至2007年底实际投入了6.37亿元。王女士对于将承诺项目变来变去的行为深感不解。而且,变更前项目也投入了真金白银,三条生产线之间的转换是否有可行性?对此,荣华实业的工作人员向表示:市场变化无常,公司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策略。赖氨酸和谷氨酸都是发酵生产线,所以进行了转换。也就生产线转换问题采访了一位发酵行业内人士,该人士对表示这个是有可行性的。他给打了个比方:就好比我想喝咖啡或茶,里面加的料不同罢了。几经折腾的12万吨谷氨酸生产线于2008
年5月4
日投料生产,但由于公司报告期流动资金短缺,该项目2008
年未能实现全面达产,报告期未能实现预期收益。然而这条生产线还是停产了。2009年7月9日,公司表示,由于公司产品谷氨酸的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率较低,加上目前开工率低导致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此外受经济环境影响,公司融资渠道不畅,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同时保证谷氨酸项目提产和金山金矿新选矿厂运行的资金需求。公司决定自2009年7月10
日起,淀粉及谷氨酸生产线暂停生产,公司将根据流动资金状况确定恢复生产的时间。王女士对说:“这是不是太儿戏了?上市融资不是过家家,上市之前那是经过周密的准备提出了募资项目,而融到了资金确没有对承诺的项目负责,变来变去最后还是停产了。”那么停产的理由到底能不能令人信服呢?对于谷氨酸的生产周期问题,采访了多位国内谷氨酸生产线上的员工。谷氨酸是生产味精的一种原料,一位生产一线的员工告诉,谷氨酸的生产周期是32个小时,和赖氨酸差不多。另一位生产技术方面的管理者向解释:“32个小时指的是入罐发酵时间,生产周期的问题很难讲,每个公司的设备不同,具体周期时间说不清楚。到最后处理一般总周期是10天。”而一位行业内资深人士听明来意,第一反应是“他们有12万那么多吗?我不清楚。”这就不理解荣华实业提出的谷氨酸生产周期长是一个什么概念了。荣华实业的工作人员对说,12万吨谷氨酸项目什么时候能复产,现在说不清楚,公司现在逐步的缩减谷氨酸资产,增强*金开采业务。多项募投项目遭变更实际上,荣发实业自2001年首发募集资金6.677亿元以来,九项募资承诺中有4个项目进行了变更。刨除一项变更项目没有进行实际投资,其他八项中有三项符合计划进度,但是这三项均未符合预计收益。还有四项不符合计划进度,就无法谈及能否达到公司的预计收益了。只有一个与主营无关的“每小时处理600立方米污水处理”项目既完成了计划进度又符合预计收益。实际投入金额还超出了拟投入金额。八个实际投资的项目中有5项实际投资金额超出拟投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