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勤奋出天才g1f40gq4 [复制链接]

1#

谈谈“勤奋出天才”


为什么要谈这么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大概是缘于以下的我的两种经历。


  其一是,缘于每年高考的“填‘志愿’”。每到这时,总会有各地的考生家长,特别是母校的校友,或打电话,或发短信,或者干脆来我家,希望我这个在大学里呆了一辈子的人给点“咨询”、出点主意:上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那种职业最赚钱?那个学科最易出人才?


  其次是,缘于每年高考的“吹‘状元’”。每到这时,到处都在夸“升学率”,到处都吹“状元郎”。中国古时的科举考试,全国才一个状元,可如今,省里有省里的“状元”,市里有市里的“状元”,县里有县里的“状元”,甚至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状元”,唯独没有国家的“状元”。而且,理科要出“理科状元”,文科要出“文科状元”,总分要有“状元”,单科也要有“状元”。假如我的学校出了某类“状元”,我就要把鲜红的大横幅挂出来,挂到马路傍,挂到大街上,挂到相邻学校的校门口,以显示“咱的学校办得好”,“我培养的人才比你强”。


  那么,怎样看待这种愈演愈烈的、与“成才”有关的高考现象呢?人们总是在说:“勤奋出天才”。但我一直怀疑,一直想问:那“勤奋”又是从哪里来的?根据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兴趣”乃“勤奋”之母。这可从以下三点进行粗略分析:第一,“兴趣”是“持续勤奋”、“主动勤奋”的动力。一个人,偶然勤奋、被动勤奋不难,难的是持续勤奋、主动勤奋,让勤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主动勤奋”,是指“有兴趣的勤奋”。陈景润为什么能常年对“哥德巴赫猜想”,即“1+1”问题如痴如醉,以至脑袋碰上了路边大树还不知道?袁隆平院士为什么80高龄了还在天涯海角、田间地头研究“杂交水稻”?如果不是“兴趣”在作为其勤奋的源泉,焉能持续?勤奋是要流汗水的,没有兴趣的被动勤奋的汗水是苦涩的,因此它难得持久;富有兴趣的主动勤奋的汗水是幸福的,所以它能成常态。


  第二,“兴趣”是催生“激情”与“爱好”,提出问题的源泉。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则必须有对特定对象有持续的“激情”与“爱好”。“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一般人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它能有什么“问题”?但在牛顿眼里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正是那“苹果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朝天上飞”的惊天一问,成为“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起点。


  再想想天文学家哥白尼。我们普通人,或坐在沙发里,或躺在草坪上,把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视为消遣事、舒心事,也仅仅是消遣、舒心而已,但只有持续对星空感兴趣的哥白尼才会在消遣、舒心之余,还提得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这种当时属于“大逆不道”的问题,并最终用“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第三,“兴趣”是对接他人问题,“快速”产生科学成果的基础。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电磁感应”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革命性意义在于:有了它,就有了发电机,从此人类社会就进入到了“电”时代,也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互联时代。但该定律最初是怎么出来的?有一次,大科学家戴维到法拉第供职的大学作讲座,当时人们已经发现了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力线,即“电可以生磁”,戴维在讲座中发问道:“电可以生磁,那磁为什么不可以生电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是戴维教授这一问,便有了后来的电磁感应定律。但为什么是法拉第,而不是其他人?试想:如果没有他对电磁领域的持续兴趣和研究积累,戴维的思维再前沿,讲座再精彩,又岂可能激发法拉第,进而产生出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呢?


  前面的例子都来自书本,也许有传播“虚构”,那我就举一个亲身接触过的真实例子。有一个叫我“廖叔叔”的男孩子,他天资聪颖,爱好偏文,大约是10岁左右,就在《小溪流》上发表过文章,够“天才”了吧。大家知道,《建筑学》一直是高考志愿的一个热得烫手的专业。当年,他被华中科大录取时,我们都为他高兴了一阵子。但两年后,学校要劝退他,为什么?原来是他进校后,时常缺课,经常玩电游。于是又把他转学到了另一大学,但他依然故我,一年后,实在没有办法,真被学校劝退回家了。现在总结起来,这固然有他自己的责任,但外界的过度干预、包办,漠视了他的兴趣与天赋,不能不说是基本原因。


  正因为有了前面所说的经历,所以,每到有人向我征求填志愿意见时,我的第一回答就总是:要把考生带给我看看,我要观察其“禀赋”、问问其“兴趣”。


  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要成才,天资、悟性与兴趣,绝对是第一位的,家庭教育是第二位的,而学校教育顶多是第三位!而我们现在,恰恰是搞反了。”


  “教师”,亦被称为“园丁”。园丁是干什么的?是在百花丛中培育“鲜花”的,是为“鲜花”松土、施肥的。我们知道,土,不可不松,但不能过多地“松”:不松不透气,松多了会伤根;肥,不可不施,也不能过滥地“施”:不施缺营养,施滥了会死苗,而且,氮、磷、钾肥要搭配适当。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培育出一粒好种子。


  我们现在讲的所谓“勤奋”,其实是已被严重地扭曲了,变成为“过多地松土,过滥地施肥”了。不知道大家有兴趣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全世界的学校为什么要有寒、暑假?可如今,我们的中小学生是在35℃以上的暑假、0℃以下的寒假里,一天8小时、10小时乃至12小时地补课!至于平时那名目繁多、忙忙碌碌的培训班,数不清、道不明的各类教辅资料,更是习以为常。看看小学生那沉重的书包,瞧瞧中学生那堆满书本的课桌,这难道不正是在为当下的“被动勤奋”教育作注释吗?这种所谓的“勤奋”教育,不是既不看“种子”而又过多“松土”、过滥“施肥”是什么?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当下所谓的“状元”,绝大多数无非就是“被动勤奋”下的会应试的人,它与“主动勤奋”下的“天才”没有多少联系。请问: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是“状元”吗?至于法拉第,连大学考试的经历也没有!再看看我们中国的陈景润、袁隆平,他们当年是“高考状元”吗?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大四学生刘路是“高考状元”吗?


  总之,教育之责在“育”,在于家庭、学校、全社会都要保护、发现、培育学生们的兴趣、禀赋,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自由的空间中成长,而不是用所谓的“勤奋出天才”来误导。


                                                     相关阅读/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