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案子的疑团众多,真相被层层的掩盖,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公益活动持续开展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年7月,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参加阅兵式后回府的路上被张汶祥刺杀。张汶祥刺杀成功后,并没有选择逃跑,反而束手就擒。在审案的过程中,他却一言不发,只求一死。

最先奉命查案的是江宁将军魁玉,随后漕运总督张之万也奉命加入了进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张汶祥和马新贻之间有私仇,为兄弟们报仇,才出面刺杀了马新贻。

当案卷被送到慈禧太后面前时,慈禧太后勃然大怒,派出了户部主事郑敦谨前往查案。同时命令直隶总督曾国藩火速前往南京接替两江总督一职,并协同查案。

在郑敦谨审案的时候,曾国藩基本上一言不发。张汶祥保持高度沉默,根本就没有办法查下去。最后两个人商量后,维持原判,重新把卷宗送给了慈禧太后。

更让人诡异的是,就在马新贻被刺杀后不久,江南地区迅速出现了刺马的戏曲。大致上的剧本就是,大哥马新贻抢了张汶祥二哥曹二虎的心上人,还杀死了曹二虎,三弟张汶祥才决定替二哥报仇。

这就是这个案子的疑团之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剧本写出来,编排成戏曲马上演出,这背后肯定有高人指。要不然不会这么快,也不会有人敢这么大胆演这样的戏,涉及到朝廷重臣的名节问题。

这个案子的第二个疑团,张汶祥是怎么得知马新贻回路线和时间的?两江总督是清朝非常重要的职务,这里是朝廷的赋税重地,自然比其他的总督要高一点。两江总督的行踪是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掌握的,更不要说这么顺利的刺杀成功。

很明显在两江总督府和军队中有主谋者的眼线,刺杀马新贻是蓄谋已久的事,才会顺利的一击成功。两江总督以前是曾国藩在担任,这里的很多官员和士兵都是曾国藩提拔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件事和湘军脱不开关系。

这个案子的第三个疑团,马新贻到底动了谁的蛋糕?马新贻基本上是坐着电梯向上升的官员,虽然在安徽也曾经镇压太平天国,但其军事历练的时间很短,并没有太多的经验。

但他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实际上就是军政首脑。他把袁世凯的义父袁宝庆调到南京,帮他整饬南京军务,重点就是打击游兵散勇。

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湘军的大小将士都发了大财,开始变得花天酒地。随后湘军被裁撤,有很多当惯了兵的湘军不愿意回老家,再加上钱也被挥霍完了,就变成了当地的黑社会,甚至加入了哥老会。

袁宝庆的工作重点就是打击这些散兵游勇,维持当地的社会治安。但这些湘军的旧部跟江浙地区的很多地方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官员原本也是马新贻整顿的对象。

江浙地区的很多官员都是湘军的将领,他们原本就比较提防马新贻。马新贻在两江总督任上大刀阔斧的改革,实际上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并且还有可能在秘密调查湘军官员以前喜结太平天国天国圣库的事。

并且这个时候已经在两江总督位子上坐了两年了,对湘军官员的威胁越来越大。实际上也引起了这些人的同仇敌忾,他们在明里暗里都对马新贻有意见。

因此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湘军的这些将领联合策划了这起刺杀马新贻的阴谋。至于说曾国藩有没有参与进来不好说,因为没有直接的相关证据。

这个时候湘军的力量已经非常弱了,但湘军的小弟弟淮军的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淮军的领袖李鸿章原本是曾国藩的弟子,如果这个案子继续深挖下去,搞不好就会引起这些军队的兵变。

最终慈禧太后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张汶祥凌迟处死,让这个案子草草收场。真相被层层的掩盖了起来,民间传说中的情杀案就变成了剧本一直传唱到了现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