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考点解析 [复制链接]

1#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一)上呼吸道
  1.婴幼儿鼻腔比成人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
  2.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
  3.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
  


  4.咽扁桃体6个月已发育,腭扁桃体至1岁末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青春期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
  5.小儿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二)下呼吸道
  1.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易导致呼吸道阻塞。
  右支气管粗短,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内。
  2.小儿肺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较少,故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或肺不张等。
  


  (三)胸廓小儿纵隔相对较大。
  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
  (一)呼吸频率与节律
  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
  婴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间歇、暂停等现象。尤以早产儿、新生儿最为明显。

年龄

呼吸频率

~1个月

40~44次

1岁以内

30次

1~3岁

24次

4~7岁

22次

8~14岁

20次


  (二)呼吸型
  婴幼儿呈腹膈式呼吸。随年龄增长逐渐转为胸腹式呼吸。
  (三)呼吸功能的特点
  1.肺活量小儿约为50~70ml/kg。婴幼儿呼吸储备量及潜在代偿力较年长儿为差。
  2.潮气量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
  3.每分钟通气量正常婴幼儿每分钟通气量与成人相近似。
  4.气体弥散量小儿肺泡毛细血管总面积与总容量均比成人小,故气体弥散量也小。
  5.气道阻力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
  (四)血气分析新生儿和婴儿的肺功能不易检查,但可做血气分析以了解血液气体交换水平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为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五)小儿呼吸道免疫特点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故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或“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常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一、病因
  病*所致者占90%以上,主要有鼻病*、合胞病*、流感病*、副流感病*、腺病*、柯萨奇病*、冠状病*等。
  病*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二、临床表现
  本病症状轻重不一。与年龄、病原体、机体抵抗力及病变部位不同有关,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一)一般类型“上感”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
  2.咽结合膜热


  (一)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
  1)局部症状:可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
  2)全身症状:发热,热度高低不一。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食欲缺乏、咳嗽、可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烦躁,甚至热性惊厥。部分患儿发病早期出现脐周阵痛,与发热所致反射性肠蠕动增强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2)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肠道病*感染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一般病程约3~5天。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炎症波及其他部位或发生继发感染。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好发于夏秋季。
  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呕吐等。
  查体: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
  病原体为腺病*3、7型。常发生于春夏季。
  
  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
  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不难,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流行性感冒
  2.急性传染病早期
  3.急性阑尾炎
  4.过敏性鼻炎
  5.手足口病
  6.川崎病
  


  四、并发症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继发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以婴幼儿多见。
  2.病*感染可并发急性病*性心肌炎,可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3.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可继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出现热性惊厥。


  五、治疗


  1.一般治疗---基础!


  2.病因治疗---抗病*、抗感染。
  3.对症治疗---解热镇痛抗炎。
  4.中医中药---板蓝根等。
  1.一般治疗
  病*性上呼吸道感染,应告诉患儿家长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目的。
  注意休息、多饮水、补充多种维生素;
  进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防治各种并发症。


  2.病原治疗
  (1)抗病*药:主张早期应用。
  常用抗病*药物如利巴韦林(病*唑),剂量为10~15mg/(kg?d),静滴或口服,疗程为3~5日。
  若为流感病*感染,可口服磷酸奥司他韦(达菲、可威)。
  病*性结合膜炎可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
  (2)抗生素:细菌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


  3.对症治疗
  (1)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冷敷、温湿敷;如发生高热惊厥者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2)咽痛:可含服咽喉片,盐水漱口等。
  (3)鼻塞:轻者不必处理,若影响呼吸或哺乳困难时,可用0.5%麻*素滴鼻,常于哺乳前使用或每日滴鼻3~4次,每次1~2滴。
  4.中医中药治疗
  银翘散、板蓝根冲剂、感冒退热冲剂、藿香正气散等。

支气管哮喘


  概述
  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主要特征包括: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可逆性气流受限
  
  哮喘发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哮喘发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如下:
  (1)过敏原性因素
  (2)非过敏原性因素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


  哮喘的本质
  
  
  


  一、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70%~80%始发于5岁以前。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严重病例呈端坐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二、诊断标准与分期
  (一)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不分年龄)
  (1)症状喘!
  (2)体征哮鸣音!
  (3)扩管有效!
  (4)除外其他!
  (5)不典型做试验!
  (一)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不分年龄)
  (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道受限:
  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后15分钟,FEV1增加≥12%;
  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
  3)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至第4条或第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以干咳为主。
  (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抗哮喘药物诊断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咳嗽。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ge;20%。
  (6)个人或一级、二级亲属有特应性病史,或变应原测试阳性。
  以上1~4项为诊断的基本条件。


  (三)哮喘的分期
  急性发作期指患者出现以喘息为主的各种症状,其发作持续的时间和程度不尽相同。
  慢性持续期指许多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是不同频率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和胸闷)。
  临床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和体征消失,肺功能:FEV1或PEFge;80%预计值,并维持3个月以上。
  (四)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危重状态)
  指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
  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端坐呼吸、语言不连贯、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
  


  三、治疗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
  哮喘治疗的目标:
  ①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症状;
  ②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
  ③尽可能将肺功能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④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⑤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
  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⑦防止因哮喘而死亡。


  (一)去除病因
  避免接触过敏原,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二)控制发作
  1.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2.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
  3.哮喘危重状态的处理
  


  1.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选择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
  (1)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首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2)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
  (3)全身性糖皮质激;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氢化可的松)
  (4)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
  (5)短效茶碱;氨茶碱(口服或静脉)


  2.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
  ---选择可长期预防、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药物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首选(布地奈德、倍氯米松)
  长效β2激动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
  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
  茶碱;缓、控释制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mdash;mdash;色甘酸钠,只能预防发作


  3.哮喘危重状态的处理
  (1)吸氧:氧浓度以40%为宜,流量4~5L/min,使PaO2保持在70~90mmHg(9.3~12kPa)。
  (2)补液及纠正酸中*:防止痰液过粘,阻塞气道。
  (3)糖皮质激素:早期、静脉、大剂量。
  (4)支气管扩张剂:
  可用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
  氨茶碱静脉滴注;
  抗胆碱能药物;
  肾上腺素等。
  (5)镇静剂:可用水合氯醛灌肠,慎用或禁用其他镇静剂。
  (6)抗生素:不常规使用。


  (7)机械通气:具有下列指征时应采取辅助呼吸:
  ①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
  ②呼吸音减弱,随之哮鸣音消失。
  ③呼吸肌过度疲劳而使胸廓活动受限。
  ④意识障碍、烦躁或抑制,甚至昏迷。
  ⑤吸氧状态下发绀进行性加重。
  ⑥PaCO2≥65mmHg(8.6kPa)。


  三、预防
  (一)免疫疗法
  1.特异性免疫疗法(脱敏疗法):根据皮肤试验结果,将引起阳性反应的过敏原浸液做皮内注射,浓度由低到高,剂量逐渐递增,每周1次,持续2年。若发作有季节性,则于发作前1个月开始上述脱敏治疗,每周1次,15~20次为1疗程。
  2.免疫调节治疗。
  (二)色甘酸钠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好发季节前1个月应用,可达到预防作用。
  (三)酮替芬作用与色甘酸钠相似。
  (四)糖皮质激素类气雾剂吸入
  病情缓解后,继续吸入维持量糖皮质激素,至少6个月~2年或更长时间。
  (五)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肺炎


  肺炎是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为其共同临床表现。
  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
  小儿肺炎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卫生部四病防治之一。
  一、肺炎分类
  病理分类
  病因分类
  病程分类
  病情分类
  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
  发生肺炎的地区进行分类


  按病理分类:
  支气管肺炎
  大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病*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肺炎
  真菌性肺炎
  原虫性肺炎
  非感染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


  按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1个月以内
  迁延性肺炎1~3个月
  慢性肺炎3个月以上
  按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
  典型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团菌、病*性肺炎等,以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新型冠状病*引起,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


  按发生肺炎的地区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指住院48h后发生的肺炎。包括出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另外,新生儿患肺炎则称之为新生儿肺炎。
  按病情分类:
  轻症肺炎,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全身中*症状。
  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全身中*症状明显。


  二、支气管肺炎
  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
  病原微生物最常见为细菌和病*,或混合感染。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病*感染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腺病*流感及副流病*等。


  (一)临床表现
  1.轻症肺炎的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主要症状

体征

发热新生儿可不发热,甚至低温咳嗽有痰,新生儿表现口吐白沫气促重者呈点头式呼吸全身症状精神不振、纳减、烦躁、呕吐、腹泻

呼吸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肺部固定中、小湿啰音


  2.重症肺炎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呼吸衰竭
  循环系统---中*性心肌炎,心力衰竭
  消化系统---中*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神经系统---中*性脑病


  呼吸系统--呼吸衰竭
  按病变部位 周围性:呼吸困难明显
  
  
  
  中枢性:呼吸节律的改变
  按血气分析 I型呼衰
  
  
  
  II型呼衰。
  循环系统---中*性心肌炎,心力衰竭
  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
  ①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②心率突然>次/分。
  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⑤肝脏迅速增大。
  ⑥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具备前5项即可诊断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肺炎合并中*性心肌炎:
  烦躁、多汗、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心电图改变(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
  微循环障碍或DIC。
  神经系统---中*性脑病
  1.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
  2.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
  3.昏睡、昏迷、惊厥
  4.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5.呼吸节律不整,呼吸心跳解离(有心跳,无呼吸)
  6.有脑膜刺激征。


  消化系统---中*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
  中*性肠麻痹,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
  呕吐咖啡样物
  大便潜血阳性或柏油样便。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


  1.血钠≤mmol/L,血渗透压﹤mmol/kg


  2.肾脏排钠增加,尿钠≥20mmol/L


  3.尿渗透压>血渗压


  4.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皮肤弹性正常


  5.肾功能正常


  6.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


  7.ADH升高。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临床表现+X片+病原学
  发热
  咳嗽
  气促
  肺部固定湿罗音
  


  (三)并发症
  多见于金*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1.脓胸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若积脓较多,纵隔向对侧移位。胸腔穿刺可抽出脓液。
  2.脓气胸
  3.肺大疱X线可见薄壁空洞。
  肺脓肿示意图
  
  肺大疱示意图
  
  脓胸示意图
  
  脓气胸示意图
  


  (四)治疗
  治疗原则:
  控制炎症
  改善肺通气功能
  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对症支持
  1.一般治疗
  室内空气要流通
  温度18~20℃
  湿度60%为宜
  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经常变换体位
  注意隔离
  水和电解质的补充


  2.控制感染
  (1)用药原则:
  ①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合适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敏感的药物。
  ②选用的药物在肺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
  ③轻症患者口服抗生素,重症或口服困难者,重症患儿宜静脉、联合用药。
  ④早期用药,适宜剂量,合适疗程。
  (2)根据不同病原选择抗生素: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
  金*色葡萄球菌: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
  流感嗜血杆菌: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或加舒巴坦)。
  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


  (3)用药时间:
  一般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
  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周。
  葡萄球菌肺炎易于复发及产生并发症,在体温正常后2~3周可停药,总疗程ge;6周。
  3.抗病*治疗
  (1)病*唑
  (2)α-干扰素:对病*性肺炎有效,雾化吸入比肌注疗效好。
  4.对症治疗
  (1)氧疗:


  (2)气道管理:①吸痰与祛痰;②雾化吸入;③喘憋严重者用支气管解痉剂;④气道湿化;⑤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其他:处理腹胀、降温、镇静。


  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常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1~0.3mg/(kg?d),疗程3~5日。


  6.并发症及并发症的治疗


  略!


  ◎脑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治疗:


  原则为:限制水入量,补充高渗盐水。


  当血钠为~mmol/L,无明显症状时,主要措施是限制水的摄入量,以缓释低渗状态。


  如血钠<mmol/L,有明显低钠血症症状时,按3%氯化钠10ml/kg,约可提高血钠10mmol/L。


  三、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呼吸道合胞病*肺炎憋喘为主、X线可见肺气肿!
  腺病*肺炎急,热,*,症状重体征晚,X线可融合成大病灶!
  金*色葡萄球菌肺炎急,重,热,*,疹,X线多变!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亚急性起病,大叶分布
  肺炎支原体肺炎刺激性咳嗽,体征不明显,X线改变明显
  衣原体肺炎


  (一)病*性肺炎
  1.呼吸道合胞病*肺炎是最常见的病*性肺炎。
  ①婴幼儿,尤以1岁内多见。
  ②多有低-中度发热,以呼吸困难、喘憋、发绀、鼻扇、三凹征为主要表现,肺部听诊闻及中、细湿啰音,亦可闻及哮鸣音。
  ③喘憋严重时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④胸片特征:两肺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可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2.腺病*肺炎多件腺病*3、7两型所致。
  ①多见6~24个月小儿;
  ②起病急骤,高热可持续2~3周,中*症状重,萎靡嗜睡,苍白,可出现阵发性喘憋、呼吸困难、发绀等;
  ③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常在高热3~7日后闻及湿啰音,肺部病变融合可出现肺实变体征;
  ④易合并心肌炎、心力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⑤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为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甚至一个大叶,肺气肿多见。


  (二)细菌性肺炎
  1.金*色葡萄球菌肺炎
  ①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
  ②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多呈弛张高热,婴儿可呈稽留热;
  ③全身中*症状明显,苍白,呻吟,咳嗽,呼吸困难,并发脓胸,脓气胸时会加重呼吸困难;
  ④肺部体征出现早,双肺闻及中、细湿啰音;
  ⑤易合并循环、神经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皮肤常见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
  ⑥胸部X线常见肺浸润、多发性肺脓肿、肺大泡和脓胸、脓气胸等。多变、易变是金葡菌肺炎的X线征象之一,故短期内应重复摄片。
  金葡菌肺炎示意图
  


  2.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病变可多呈大叶分布。
  ①4岁以下多见,起病较缓,病程为亚急性;
  ②病情较重,全身中*症状重,有发热、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发绀、鼻扇和三凹征等;
  ③肺部有湿啰音或实变体征;
  ④易并发脓胸、脑膜炎、败血症、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中耳炎等;
  ⑤胸部X线可呈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或肺段实变等多样化改变。


  (三)其他微生物所致肺炎
  1.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
  ①多见年长儿,近年来婴幼儿感染率增高;
  ②常有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
  ③刺激性咳嗽为本病突出表现,咯出黏稠痰,甚至带血丝;
  ④本病特点之一是:肺部体征不明显,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
  ⑤部分患儿出现全身多系统表现,如溶血性贫血、心肌炎、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肝炎、各型皮疹、肾炎等肺外表现;
  ⑦本病特点之二是:体征轻而X线改变明显,且呈多样化;
  2.衣原体肺炎
  (1)沙眼衣原体肺炎:是引起1~3个月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可于产时或产后感染。
  患儿起病缓,半数伴有结膜炎,无发热,故对1~3个月小婴儿无热性支气管肺炎应考虑本病。
  胸片呈弥漫性间质性和过度充气改变,或有片状阴影。
  (2)肺炎衣原体肺炎:
  常见5岁以上小儿,发病隐匿,体温不高,随上感症状消退,咳嗽加重,两肺听到干湿啰音,可伴肺外表现。
  胸片显示单侧肺下叶浸润。


  (共用题干)
  男,5个月。咳嗽伴喘憋3天,加重1天。病后有低-中度发热。查体:鼻扇,呼吸65次/分,心率次/分,双肺满布哮鸣音,肺底闻细湿啰音,肝肋下2cm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腺病*肺炎
  B.合胞病*肺炎
  C.喘息性支气管炎
  D.肺炎链球菌肺炎
  E.支原体肺炎

『正确答案』B


  2.胸部X线典型征象是
  A.两肺纹理增强
  B.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伴肺气肿
  C.均一片状阴影
  D.多发性肺脓肿、肺大泡
  E.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

『正确答案』B

医考包过:临床执业及助理包过必看,周老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