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又名“三伏灸”,是传统中医几千年预防保健治疗的方法,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强调“春夏养阳”,采取中医“冬病夏治”的方法,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敷于不同穴位,具有温补阳气、祛除寒邪的作用,从而达到减轻和消除易发宿疾在冬季发病,提升身体抵抗能力,集防病、治病、保健功效于一体。
内科
内科适应症:一、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二、虚寒性的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
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
四、怕冷体虚易感人群、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体虚易感、自汗盗汗等,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禁忌症: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禁用;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慎用。
针灸康复科
针灸科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病、软组织风湿症、产后风湿症、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反复发作,关节怕风怕凉,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或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
禁忌症:属于热证(即关节热痛,发热,不怕凉反怕热)的风湿关节病患者当慎用或忌用。孕妇禁用;年老有多系统慢性病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背部有皮疹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慎用。
儿科
儿科适应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不良、遗尿等。
禁忌症:发热及皮肤过敏者
初伏:年7月12日 上午8:00至12:00;下午2:30至5:30
中伏:年7月22日上午8:00至12:00;下午2:30至5:30
末伏:年8月11日 上午8:00至12:00;下午2:30至5:30
从入伏开始每10天贴1次,每次贴2-6小时,儿童时间不宜太长,可于盛夏时节根据体质虚弱程度连续治疗三年效果尤佳,贴敷背部穴位。
敷贴前注意什么?
1、请当天尽量穿深色的宽松衣物,最好为短袖短裤便于治疗。
2、一般药物敷贴时间为2-6小时,以皮肤耐受度为准,若有不适可减少敷贴时间。
3、治疗当天尽量避免空调或电扇直吹。
敷贴后应注意什么?
贴药后皮肤可能会有发热、灼痛感、痒感,此属正常反应。敷贴之后,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可涂抹碘伏以消*创面,若自觉搔痒,可涂抹适量炉甘石洗剂以缓解症状。若患者年龄较小难以配合,或皮肤易于过敏、破溃患者,建议减少敷贴时间。
哪些人不能贴?
发热者,妊娠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结核病,局部皮肤破损,瘢痕体质者,对敷贴药物及胶布过敏者等,不宜进行敷贴。
预约
内一科彭万强主任:
针灸科董桂芳主任:
儿科刘中技主任:
貼敷地点:中医院综合住院楼7楼治未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