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3月10日,医院全部休舱,医医院前庆祝。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3月21日,医院,医生在进行手术。柯皓摄(新华社发)
2月4日,医院建设工地,工人在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3月18日,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返程包机抵达合肥,受到热烈欢迎。张大岗摄(人民视觉)
志愿者蒋晨一在其服务的武汉市江岸区花桥社区门前留影。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武汉人的生活日常正在逐渐恢复。4月1日,在武汉天地广场,几个小朋友在玩耍。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4月3日,消防队员进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航站楼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长江之畔,江汉关大楼又一次响起钟声;天河机场,人们凭湖北健康码“绿码”有序流动;武汉大学,粉红的晚樱在枝头摇曳;户部巷里,“过早”的人们端起久违的热干面……
今天是4月8日,这是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的日子,距离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已过去两个多月。从最初人们的紧张、医院门诊的超负荷运行,到如今城市的安全、有序,早餐店里冒着热气,疫情防控还在继续,但熟悉的武汉,回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武汉采取了史上罕见的严控举措,为中国和世界抗疫争取到“时间窗口”。抗击疫情过程中,武汉,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也将自己写进英雄史册。
武汉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我是武汉,我从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成为全国的焦点……”
这是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的文章《武汉的自述火了:很抱歉以这种方式“出名”》一文的开场白。因为新冠疫情,庚子年春,全国乃至全球目光都投向了同一个地方:武汉!
从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到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从确认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到国家卫健委将其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看着不断上涨的确诊病例数据,疫情形势逐渐严峻,所有人悬着一颗心。
疫情凶险,武汉首当其冲。1月23日凌晨2点,武汉市发布通告:自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万人口的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可谓非常时期,果断之举。很快,一场武汉保卫战打响。
一批又一批,各地医疗队火速集结、紧急驰援,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相继建成,收治能力不断提升。6万余名武汉本土医务工作者和4.2万名从全国各地驰援的医疗队员并肩作战。
一辆又一辆,运送爱心物资的大货车从四面八方向武汉聚集,有口罩、防护服、手套等医疗物资,也有蔬菜、水果、储备肉等生活物资,甚至还有武汉人爱吃的活鱼。这其中,有的来自于兄弟省份,有的则采购自全球。
一次又一次,爱心人士的社会捐款,医院重症治疗和病区建设的财*拨款,像潮水般涌来……
作为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武汉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3月23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指出,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
“武汉给世界带来了希望,即使是疫情最严重的情况也能扭转。”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评价武汉为世界所做的贡献。
“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正如钟南山院士曾眼含泪水说的那样,“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大江大湖大武汉
“我第一次来武汉,就是来支援。”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一位湖南驰援的医护人员隔着口罩和防护服告诉他的武汉同事。还没看过武汉的风景,但他知道,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地,武汉形成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武汉的地名,包裹着它的气质。
这座城市有令人向往的诗意清新。春秋时,伯牙和子期在这里相遇,留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战国时代,楚人屈原在这里“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唐朝时,诗仙李白在这里送别好友孟浩然,一句“故人西辞*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鹤楼名满天下。古琴台、晴川阁、鹦鹉洲……多少迁客骚人在这里留下诗篇。
这座城市也不乏沧桑厚重的历史过往。卓刀泉,纪念的是关羽曾在此“卓刀于地、水涌成泉”;提起张之洞路,人们不会忘记晚晴名臣张之洞在汉大兴洋务,让武汉有了“驾乎津门,直逼沪上”之势;经过二七长江大桥,还能感受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时先辈对自由的追求;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则昭示着辛亥革命在这里打响第一枪。
千湖之城的武汉,水赋予了它天然灵性。畅通的水陆运输,让武汉自古就是九省通衢。年汉口开埠后,四方商贾云集于此。发展至今,武汉已是一座拥有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少数可以称得上“大”的城市。高铁时代,以武汉为圆心,以4小时走公里为半径,其覆盖面可达中国大约10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
习惯了在长江竞渡的武汉人追求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往日里,武汉人会骄傲地说:“大江大湖大武汉!”过去的两个多月,是武汉人生命中的至暗时刻,他们说:“我的城市生病了,我要守护她。”
“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谢武汉人民”
守护武汉,武汉人不做“夹生”的事,不做“差火”的人。
两个多月来,他们目睹周遭的变故,强忍心中的悲痛,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维护城市正常运转。
冲在一线的武汉人,奋不顾身地逆行。
医院院长张定宇说:“这确实是我最大的一次挑战。”自己身患渐冻症,医院工作的妻子感染了新冠肺炎,张定宇依然每天迈着蹒跚的步子,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武汉快递小哥汪勇,从大年三十起,坚持义务接送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他组织志愿者采购盒饭、羽绒服、护士鞋等急需物品,还在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生日时送上蛋糕,被授予“最美快递员”奖。
武汉公交司机王金兰,主动报名参加公交应急车队,医院间接送医护人员。天冷了,她就提前打开空调,看到医护人员睡着了,她就开得慢一些。她说,每次出车,只有人齐了,她的心才能安下来。
有一位武汉志愿者的朋友问他,为什么选择做志愿者?他拍下落日余晖下的长江大桥,回复道:“不美吗?这城市你不想去守护吗?”和他一样,有超过1万名志愿者报名,参与到为居民提供食品、药品代购代送等服务。
武汉还有4.45万名*员干部职工下沉到多个网格,“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有1.9万名民警迎难而上,确保市民生命安全、城市安定有序;有3.6万名环卫工人,将街道马路当作自己的战场……
宅在家里的武汉人,同样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战疫者。
武汉退休美术教师易小阳,以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的英勇事迹为题材,在宽2米的白布上画出了《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他将画作挂在自家阳台上,给武汉加油,也给小区宅在家里的人们鼓劲。
在线学习、居家复工、跨楼喊话、对着鱼缸钓鱼、和亲戚朋友云聚会……微博上“做一个优秀的贡献宅”这个话题,说的就是武汉人。每一扇紧闭的门窗,每一栋楼宇的灯光,都是武汉人与病*搏斗的无声诉说。那些让我们哭笑不得的宅家度日方式,正是武汉人坚强又乐观的写照。
曾在武汉生活工作过的学者易中天,将武汉人的性格概括为四大特点——乐观风趣、坚韧顽强、豪侠仗义、足智多谋。他说,武汉人肚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绕”。
“要将CT结果纳入临床诊断标准”,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在朋友圈大声疾呼;看到小区团购对实际情况考虑不足,武汉嫂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