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维也纳,年被评选为“世界最宜居城市”,它也是我此次中欧之行最喜欢的城市。漫步街头,仿佛踏上了回溯帝国年代的旅途。空气中充斥着跳动的音符和咖啡的香气。奥地利人自称“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维也纳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最好的咖啡馆。找一家数百年历史的咖啡馆坐下来,品一口咖啡,吃一块皇家甜品,即便是游客,气质也变得优雅起来。还记得我曾经写过的奥地利克恩顿州吗?维也纳有一条以克恩顿命名的购物街克恩顿大街(Kaerntnerstrasse),街名最早记载于年,因为是当时通往克恩顿州一条重要商路的起点。今天的克恩顿大街北起斯蒂芬广场,南至卡尔广场,北端与格拉本大街(Graben)相连,格拉本大街西端又连接了煤市大街(Kohlmarkt),形成了维也纳老城区的“金U形”步行街,不仅是当地人喜欢聚会、逛街的区域,也是奢侈品专卖店在维也纳最集中的地方。尽管我极其不喜欢茜茜公主,但奥地利总拿茜茜公主作为宣传的噱头。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过,许多茜茜公主的画像她都紧闭双唇,据说是因为她有一口烂牙。不知道她的龋齿是不是因为吃甜品过多导致的,但她的好身材却让人羡慕不已。茜茜公主最爱的甜品之一,就是沙赫蛋糕(Sacher-Torte)。从霍夫堡皇宫的米盖尔翼大门走出来,正对着的街道就是煤市大街。临近傍晚,大街上熙来攘往好不热闹。往前走不远处有一家历史悠久的甜品店——德梅尔咖啡馆(Demel)。咖啡馆最早创建于年,却一直经营不善,创始人去世后,他的儿子把店卖给了克里斯蒂夫·德梅尔(ChristophDemel)并命名至今。德梅尔的两个儿子经营期间,生意极为红火。年,德梅尔甜品店被指定为皇家甜品店,可以在其商标上使用“K.U.K.”的标志。甜品店不大,柜台里摆放着精致的甜品,里面是一个小吧台,可以买了在店里吃。这里的招牌产品就是“沙赫蛋糕”。年,时任内阁首相的梅特涅要求御膳房做一款甜品招待贵宾,当时的甜点师休病假,年仅16岁,仅仅学徒一年的弗朗茨·沙赫(FranzSacher,-)制作了一款巧克力蛋糕,没想到备受好评,就是沙赫蛋糕的雏形。后来,他的长子爱德华·沙赫(EduardSacher,-)将父亲的作品改进,巧克力蛋糕上涂上一层杏梅酱,上面再盖上一层巧克力在德梅尔甜品店出售,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沙赫蛋糕的样子,很快风靡了整个奥地利。“侵权”这件事不分古今中外,年,小沙赫自己创建了今天大名鼎鼎的“沙赫饭店”,继续出售沙赫蛋糕。小沙赫夫妇去世后,年沙赫饭店破产转让,新东家显然更有商业头脑,不仅大力推广沙赫蛋糕,还申请了商标注册。年,沙赫饭店要求德梅尔咖啡馆停止销售以“沙赫蛋糕”为名的甜品,双方对簿公堂。官司扯皮了近10年,年双方达成庭外和解,沙赫饭店有权继续使用“原创沙赫蛋糕(OriginalSachertorte)”的名称,德梅尔就不能这么用了,只能叫“爱德华·沙赫蛋糕”,后来又改称为“德梅尔沙赫蛋糕”。这个国宝级的巧克力蛋糕看上去朴实无华,一块三角形,嵌上一个巧克力封蜡标签,再在旁边点缀上一轮如花般盛开的白色鲜奶油。简单,却处处透着精致与优雅。茜茜公主便是它的忠实拥趸。“格拉本”意为“壕沟”,12世纪以前,格拉本大街所在的位置曾是古罗马人所创建的文多波纳城(Vindobona)的城墙壕沟,巴本堡王朝亨利二世(HeinrichII,-)即位后,将自己的居所从克洛斯特新堡迁至此处,改名“维也纳”并定都于此。12世纪末城市扩建,老城墙被拆除,壕沟被填平,街名却保留了下来。格拉本大街中央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黑死病纪念柱(Pestsule)。中世纪时黑死病席卷了整个欧洲,年维也纳也未能幸免。瘟疫一结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便决定修建一座纪念柱为臣民祈福。石柱前身是一个木头柱,经不起风吹雨打,几年后决定建造一座大理石的作为永久纪念。奥地利雕塑家保罗·斯特鲁德尔(PaulStrudel,-)设计,纪念柱于年完成。纪念柱分为三层,顶端是金光灿灿的圣三位一体像。下面是一群天使作为连接人类和上帝的桥梁立于云端。中间一层是利奥波德一世摘下皇冠跪下向上帝祈祷黑死病永不再来。最底层是与病魔斗争的百姓。纪念柱底层的三个角镶嵌有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几个领地的盾徽,西侧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双头鹰,上方天使手持书卷刻有“圣父创世者(DeoPatriCreatori)”的字样。东南侧为匈牙利王国的红白条和山上的双十字盾徽,书卷上刻的字样是“圣子救世主(DeoFilioRedemptori)“东北侧是波西米亚王国的双尾狮盾徽,上面书卷刻的字意为“圣灵净化者(DeoSpirituiSanctificatori)”底层三面各有一段拉丁文的誓言,西南侧主立面刻有赞美上帝的词语;西北侧刻有“圣三位一体:利奥波德一世,您谦卑的仆人,将尽我所能感谢您将灾难性的瘟疫于年从这座城市和奥地利国移走”,东侧刻有“仁慈的上帝,您谦卑的仆人向您发誓:我和我的妻子、孩子、家族、臣民、*队、帝国及所有领地,永远在您的慈悲护佑之下!我在年向救世主耶稣基督发誓”。黑死病纪念柱两侧不远处各有一座喷泉,同样也是利奥波德一世下令修建的。西侧是圣约瑟夫和小耶稣;东侧是天主教圣人利奥波德三世(LuitpoldIII,-),年被封圣,年被定为奥地利的守护神。格拉本大街一侧的胡同尽头,有一座高耸的圣彼得教堂(Peterskirche),它是公元4世纪古罗马人在文多波纳城建造的第一座天主教堂,12世纪翻建,17世纪毁于大火。年,利奥波德一世下令重新修建,请来了中欧最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约翰·卢卡斯·冯·希尔德布兰特(JohannLucasvonHildebrandt,-)设计建造,年建成祝圣。教堂门廊上方黑色的雕像是安德烈·奥托蒙特(AndreaAltomonte)于-年用重铅所制作的。教堂里的主祭坛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家安东尼奥·加利·达·比比埃纳(AntonioGallidaBibiena,-)设计建造,祭坛画由意大利画家马蒂诺·阿尔托蒙特(MartinoAltomonte,-)绘制,上方为圣三位一体,下方是圣彼得和圣约翰在耶路撒冷治愈了瘫痪行者的事迹。主祭坛前方是19世纪维也纳宫廷画师利奥波德·库波维塞尔(LeopoldKupelwieser,-)绘制的一幅圣母玛利亚头顶光环的画像。教堂拥有维也纳的第一个巴洛克式穹顶,由奥地利建筑家马提亚·史坦能尔(MatthiasSteinl,-)设计建造,他还设计了主祭坛左前方的讲道坛,上方雕塑表现了圣三位一体。天顶上巨大的《圣母加冕图》由奥地利巴洛克画家约翰·迈克尔·罗特梅尔(JohannMichaelRottmayr,-)创作穹顶前方悬挂着利奥波德一世的盾徽。右手边是“内波穆克的圣约翰祭坛”,同样是意大利雕塑家洛伦佐的作品。祭坛上面是矗立于云端华丽的圣母像,下面是内波穆克的圣约翰在布拉格查理大桥上被推到伏尔塔瓦河里的情景,最下方的银色代表河水,上面镌刻着象征他的五颗星。如今虽然王朝已逝,但城市里依然处处透着恢弘大气。品尝一口甜而不腻的沙赫蛋糕,伴随着舒缓的钢琴声,计划着晚上去听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高雅的维也纳人似乎依然生活在百年前帝国的童话世界里。====================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旅行分享师、跨界自媒体人。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40余个国家,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