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山东女孩制作的创意花饽饽上了热搜,带泥的萝卜、可以剥皮的橘子、有籽的火龙果……丰富生动的造型被网友们称为是“馒头届的天花板”。其实,早在4年前,徐州就出现了专门做花饽饽的独立门店。店主马文婷为了学习最地道的花饽饽手艺,专门跑到全国各地寻访花饽饽非遗传承人,学成归来后在当地开了一家“花饽饽”馒头坊。除了福袋、寿桃、石榴等传统造型外,她用花饽饽制作的“中式蛋糕”造型精美宛如艺术品,深受当地顾客的追捧。
老手艺焕发新生机,创意“中式蛋糕”受到追捧
和面、醒发、塑形、蒸制……一大早,马文婷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赶制顾客预订的花饽饽蛋糕。“她家做的‘馒头蛋糕’不光造型漂亮,寓意也好。”一位前来预订的顾客笑着告诉记者。马文婷说,现在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人来订花饽饽蛋糕,预订的顾客大都是年轻人,顾客们希望能用传统“中式蛋糕”在孩子周岁、老年人过寿或一些重大节日时增添喜庆的氛围。
马文婷正在进行线上直播教学
“发展红兔”花饽饽
马文婷告诉记者,其实刚开店的时候生意并不好,很多人对这项传统手工艺并不了解,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所以前两年店里的生意几乎都是亏损的。后来马文婷渐渐发现,传统造型的单品花饽饽对顾客缺乏吸引力,于是她开始将当下审美融入到传统手工艺中,创新推出一批可爱的卡通动物造型花饽饽,同时将单品进行搭配组合制作成“馒头蛋糕”出售。
花饽饽蛋糕
“我们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制作不同的层数和造型,比如这款送给老年人的4层蛋糕,第一层我打算放福袋寓意代代有福,第二层是一对锦鲤寓意年年有余,中间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最上层是一个大寿桃。如果是年轻男性过生日,我会用金龙造型来做,如果是孩子周岁,大多用动物等卡通造型。”马文婷制作的“馒头蛋糕”色彩艳丽、造型复杂精致,很多顾客在拿到货后都感叹“像艺术品一样,不舍得吃。”酒香不怕巷子深,久而久之,马文婷和她制作的花饽饽在当地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中年创业开店,只因难以割舍的儿时情怀
谈起当初的创业之路,46岁的马文婷满怀感慨。当初放弃了开了十几年的饭店,和老公一起创业转开“馒头店”,身边很多人都对此表示不理解,也有朋友劝她:年龄这么大了,就别瞎折腾了。但马文婷却说,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专注,听不到外界的杂音。对她来说,花饽饽是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也是儿时起就难忘的情怀。小时候每到过年,妈妈都会给家里的孩子们亲手做花饽饽。从小马文婷就喜欢跟妈妈围在案板前,把面团捏成天马行空的形状,这是属于她童年的温暖回忆,也为她后来从事花饽饽事业埋下了种子。
福袋造型花饽饽
为了学习到正宗的花饽饽制作手艺,马文婷辗转山东、陕西、北京等地,寻找花饽饽非遗传承人进行学习。花饽饽制作工艺复杂,前后需要十几道工序,在学习制作花饽饽的过程中,马文婷没少下苦功夫。
花饽饽蛋糕
据马文婷介绍,一个完美的花饽饽是不能有变形、开裂的,需要做到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想要做到以上几点,面团的醒发是关键。“很多人都以为做花饽饽的难点在造型上,其实醒发才是最重要的步骤,醒发不够的话蒸出来的成品不饱满,没有弹性,醒发太过又容易导致变形开裂。”马文婷说,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对面团的醒发经验不足,每次饽饽出锅前她都有“开炉恐慌症”,担心出来的饽饽爆掉,这样一上午的心血就全成了废品。后来经过反复地失败、重来,现在她已经熟能生巧,对于每款花饽饽的醒发尺度都拿捏得游刃有余。
开拓线上直播渠道,将传统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咱们全都是鲜榨的果蔬汁调色,用牛奶和面保证纯天然。”“这款需要用到黑米糯米和水提前浸泡4-6小时,比例1:2:3……”从去年12月中旬,马文婷开始每天在抖音平台进行直播,期间她一边展示花饽饽的制作过程,一边细心回答着网友们的提问。“之前我们线下的客户比较多,最近为了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就想着开直播引流,总要想法儿过了这道坎。”
花饽饽蛋糕
马文婷的抖音账号目前总共发布了七百余条视频,收获了一万多个粉丝。马文婷说,现在是电商时代,花饽饽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坐上这班“快车”。开拓线上渠道不光是为了自家产品做宣传,也是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喜欢这项传统手工艺,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宣扬出去。除了线上教学外,马文婷线下也收了不少学员,前后共有十几人,最小的90后、最大的60后。
“发展红兔”花饽饽
临近兔年春节,马文婷新创作的“大展红兔”花饽饽成了近期的爆款,还有不少外地顾客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预订。“去年春节期间,店铺销售额接近8万元,今年预计能破10万元。”马文婷说,新的一年希望能像自己做的兔子花饽饽一样大展宏图,下一步她打算扩张店面,并在装修上凸显文化氛围,让花饽饽走向大的市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赵天
校对徐珩
编辑:郭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