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秦德公二年(公元前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后,这些疾病就会反复发作。而另一种说法是,“三伏”的“伏”是指冬季潜伏在体内的寒邪,如在盛夏之际不能发散出来,则会继续潜藏在体内,到冬季寒冷加剧时发病。
而明确提出三伏贴的是清朝名医张璐在《张氏医通》记载的:“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疗冷哮。”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每个伏大概为十天,每年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就是头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如果遇到闰年,中伏就会延长为二十天。所谓三伏的“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年三伏时间为:7月12日为初伏第一天,初伏10天;7月22日为中伏第一天,中伏20天;8月11日为末伏第一天,末伏十天。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即人体的生理病理与自然及气候有密切关系,故在防治疾病时总是把气候变化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冬季阳气虚弱,易发作鼻炎、气管炎、哮喘等疾病,而夏天是疾病缓解期。尤其是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日子,人的皮肤完全开泄,在特定穴贴敷药物,最易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减少冬天发病次数,标本兼治。
三伏贴是独具中医特色的结合了时间医学、经络学与特定中药外治法的一种传统敷贴疗法,体现了“冬病夏治”的思想。“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通过将药物贴敷在俞穴上,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作用的一种中医内病外治法。所谓的“冬病”,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是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共有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温,怕风怕冷等,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寒从内生。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祛寒的大好时机,导致在冬季病情发作,治疗困难,因此,需要借助药物贴敷来达到祛寒外出的目的,而三伏贴正好解决了祛邪外出的问题。
三伏贴的配方根据黔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而成。三伏贴一般以三年为一疗程,每年从预贴开始贴敷,每伏贴一次,每年五次。
三伏贴贴敷穴位根据患儿的疾病特点辨证取穴。
三伏贴主要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为:2岁以上小孩及成人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咽炎、哮喘、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遗尿、厌食、生长发育迟缓及成人颈肩腰腿痛、风湿关节痛、小儿及成人体质虚寒者。禁忌症为:2岁以下儿童;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敷贴局部有过敏、破损者;严重心脏疾患;疤痕等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妊娠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三伏贴贴敷时间及注意事项:1.三岁以下小孩为每次0.5小时——1小时;三岁以上每次贴敷1—2小时;成人为2—4小时(贴敷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因为贴敷时间太长,对皮肤会造成伤害,例如皮肤起泡、破溃等,从而影响下一次贴敷,因此贴敷时间一定要掌握在规定范围内)。若患者贴敷后局部皮肤无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若患者贴敷后出现灼热疼痛、水疱等,应缩短贴敷时间,及时取下膏药。患者应每半小时查看一次贴敷处,以便及时处理。2.贴敷当天忌食冷饮、生冷、寒凉、刺激性食物、海鲜制品及禁止洗澡。3.在贴敷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发生。4.部分患者贴敷后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属正常反应,不必担心,以后会自行消褪。5.极少数患者贴敷后皮肤出现水疱,应严禁抓挠,水疱处可外搽新洁尔灭,必要时可咨询医生采取相应的办法。
今年国医堂中医儿科门诊三伏贴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次敷贴时间(预贴):年6月21日~7月11日早上8时—12时
第二次敷贴时间(初伏):年7月12日~7月21日早上8时—12时
第三次敷贴时间(中伏):年7月22日~7月31日早上8时—12时
第四次敷贴时间(加强):年8月01日~8月10日早上8时—12时
第五次敷贴时间(末伏):年8月11日~8月20日早上8时—12时
欢迎各位患者前来咨询治疗!
联系地点:医院国医堂中医儿科门诊。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