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湿北冷两交锋,
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
万山润遍动无声。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位于*经°。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景象。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伴随着和风,在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下着滋润着万物。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春暖未厚,乍而还寒,雨水中夹杂着雪花的味道,因而令人神怡。春雨如恩诏,古人用雨雪水泡茶,称为天泉。
雨水三候雨水节气,北方冰雪开始消融,化而为雨。动物草木也都感受到春意,开始活泼起来,一派生机。
1初候:獭祭鱼据说初春獭捕鱼的时候,总要把抓来的鱼陈列在水边,像祭祀用的供品一样。李商隐诗文用典频繁,宋代吴炯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獭祭,也用来形容人作诗、写文章罗列典故,堆砌成文。
2二候:候雁北《元史志》载:「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雁自彭蠡而北矣。」《逸周书》曰:「白露之日,鸿雁来」。白露第一候「鸿雁来」相对应于雨水第二候的「侯雁北」,秋天时鸿雁自北方飞向南方,以避寒冬。春天时北方春暖花开,就飞回北方去。
3三候:草木萌动草木随阳气的上腾而抽出嫩芽。
雨水的养生关键雨水还有谷雨小雪大雪,这四个节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说的降水现象。古代说雨水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还要炖一罐肉,这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古人给春天赋予的德行是仁慈。春曰生,生生不息的生。春天万物生成的时候,天地恰好就来了一场柔和的少量的雨水,这样万物才能得到生发的条件,借着雨水开始长起来了,这正是天地仁慈的表现。
并且古人认为春天切忌杀伐,在春天砍树是德行上有亏欠的行为,是不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的,因为这个时候天地所有的树木都在欣欣向荣地准备开始生长,这时候砍树就是砍掉了它的生命,所以这个时候是切忌杀伐的。
这个时候的天气气温会有一定的回升,北方的冷空气在总体上会减弱却仍然时来时止,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于是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所以古人认为这个时候养生应该重视春捂,不要太太着急地脱掉衣服,这也是节气养生的一个要点。
天地一旦过了立春以后,则是古人所说的人冷水不寒,说的是地底下的热气逐渐开始往上生发透到地表,但是还没有透到人体上。冰雪开始融化,所以这个时候水已经不太冷了,但是人还是不能够承受风寒的,我们身上的毛孔也对应天地万物的复苏,对应着天地万物的植物。
天地间的植物已经开始萌动,毛孔也在变得疏松,动一动就会泄气。所以在这个时候风寒最容易进入人体,要注意春捂。
雨水节气养生今年的雨水节气是2月18日~3月4日,从太阳到达*经°时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逸周书》记载: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
此时,人也感到生机和畅,更愿意多去室外活动,但要注意防风保暖,避免风邪和倒春寒的侵害。勿冒冰冻,也别捂得太过温暖,否则出汗,容易感冒。养生要早起夜卧,以缓形神。
1雨水饮食:健脾利湿,养护肠胃适宜:糯米、燕麦、茼蒿、红枣、山药、蘑菇、香菇、花生、佛手瓜、杏鲍菇
《*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以致脾胃虚弱,水湿不化,湿邪内生;而且华南和中东部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更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一定要养护脾胃,健脾利湿。
平肝调脾的食物有:糯米、燕麦、茼蒿、红枣、山药、蘑菇、香菇、花生、佛手瓜、杏鲍菇、塌菜、芹菜等,同时饮食还将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淡。
除此之外,健脾祛湿的茯苓、赤豆、*豆、鲫鱼、莲子、土豆、白扁豆也要常吃,对脾湿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很有效果。
少吃:八角、肉桂、鲅鱼、肥肉、猪脑、甜点、蛋糕
经过一冬暖气干热的烘烤及常吃味道厚重、性质温热的饮食,到春季容易因积食而造成泄泻,所以春季不可饱食、暴饮暴食、过食大热之品,如八角、肉桂、咖喱、鲅鱼、榴莲等。
另外,脾胃怕湿,但肥甘厚味之食易生湿,所以肥肉、猪脑、甜点、蛋糕等也要少吃。
忌吃:各种肝、生葱、蛙、蛇
《金匮要略》:春不可食肝。为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也。
《千金方》:(立春、雨水)不得食生葱、蓼子,令人面上起游风。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冬眠动物如蛙、蛇、龟等)。
《云笈七签》: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吃热物(如羊肉、辣椒、胡椒、白酒等)。
2雨水运动:运动祛湿,锻炼肺经运动是最好的除湿排*之法。运动令阳气生发、气血畅通,可加快身体排出湿气和代谢产物。但身体阳气提升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运动以慢跑、散步、郊游为宜,待身体较为适应再逐渐增大运动量。
俗话说:「春寒冻死牛」,初春天气变化无常,而人体的毛孔随着阳气的生发而尽数打开,稍有不慎就会伤于风寒。而肺主皮毛,经常锻炼肺经,皮肤抵御风寒的能力就强了。
常作这个动作:双腿自然交叉在一起,双手撑在身体两侧,稍用力抬起臀部或前后摆动臀部,像荡秋千一样,就可激发肺经气血。
3雨水起居:春捂五暖,因地祛湿雨水节气,北方仍然感觉比较冷,但气温开始回升,时有寒风来袭,乍暖还寒。此时,老祖宗传下的「春捂」着实有用。不要急于脱去冬衣,同时还要保证五暖:
室暖:室内温度保持在18℃以上;
身暖:天晴时到室外接受阳光的沐浴;
腿暖:秋裤不可脱,睡前用热水泡脚;
头暖:头部最易散热,外出戴帽子、围巾;
背暖:常穿背心,胸背是心肺所藏,不可受寒。
此时节南方大部分地区有湿邪,如果不加以防护,易患风湿性关节炎、挟湿感冒等。故外出要准备防雨器具;居处或工作场所,要常开窗通风,如果湿度太大,可用空调或除湿设备除湿;汗湿的衣服宜勤换勤洗。有太阳时不妨抓紧时间晒晒自己,晒晒毛巾、被褥,利用紫外线让心情、身体、环境都不发霉。
初春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捉摸不定的时候,萧条中虽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寒意,也少不了“柳梢绿小眉如印”的生机,“乍暖还寒犹未定”却是对其气候有着难得的共识,也是这句“最难将息”为“春捂秋冻”的起居方式掬了一把辛酸泪!
讲真,“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啊,是实践的成果也是智慧的结晶,因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天人相应不是说说的,而是振荡在我们生活的处处。
那么,要想舒适与健康并重,要点就是“背暖肚暖足要暖,头和心胸却须凉”!在着装上可参考以下建议:
1、春天衣料要选择既能防风保暖而又透气导汗的衣料。
2、春天的衣物可以选择风衣、夹克衫、西装、运动衫等既能保暖又方便散热的款式,收放自如。
3、春天的鞋袜既要能保暖防寒,又要能透气防湿,还要穿着舒适,所以纯棉的袜子和皮鞋、运动鞋是不错的选择。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中医界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其实这句话归根究底依然在讲天人相应,并且毫无“春夏不需养阴,秋冬不需养阳”之意,而是着重提醒人们:春夏天暖勿贪凉,要呵护阳之生长;秋冬严寒戒大补,要顾护阴之形质。
落实到操作上,重要的是阴阳二字:温暖为阳,所以“春不忙减衣”保持身体的温暖,保护卫阳之气,是养阳;气机疏达为阳,所以“批发缓行、广步于庭”疏利气机是养阳;运动为阳,所以增加活动量“动则生阳”是养阳;外出为阳,所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踏青是养阳;向上为阳,所以“赏而勿罚”积极进取是养阳……只要对呵护、培养、助益阳气的生发有益又不损于阴的,皆是养阳之举。
4雨水情绪:磨练度量以戒怒《老老恒言·戒怒》中这样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春季更是要避免发怒,这样会伤肝,也不利于春季阳气生发。所以要慢慢磨练自己的度量,为人处事宽容、谅解、谦让,做一个能容人、容才、容事的大度之人。
5雨水茶饮:白菊枸杞*芪茶白菊花5朵,枸杞10粒,*芪5克。将材料同时放入杯中,用毫升开水冲泡,加盖5-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冲服2-3次。
白菊性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枸杞养阴清热,*芪益气固表,雨水时节饮用清肝降火,助阳气生发,防上火、感冒、头晕目赤。
温馨提示:
1、本文是平和质节气调理指引,身体健康平和者可以参考施行。孕妇及南半球用户不适用。
2、其它体质的个性化建议,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