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胆固醇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陈露珠李蓉赵水平*贤圣
文章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4(11)
1.载脂蛋白B(Apo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
ApoB是富含胆固醇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如LDL和残粒脂蛋白)颗粒构成的主要骨架蛋白,因此,抑制ApoB合成可以有效抑制上述脂蛋白合成,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po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正是基于上述理念的一类新型降胆固醇药物,该类药物代表是米泊美生(mipomersen)。
米泊美生是一种小分子的单链ApoB反义寡核苷酸,可与编码ApoB基因mRNA上的20个碱基特异性结合,抑制APOB基因mRNA翻译,减少肝细胞内ApoB的蛋白质合成,进而抑制肝细胞VLDL的组装和分泌,最终降低血液LDL-C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目前,该药针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Ⅲ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该药后,体内LDL-C下降达25%~35%,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和脂蛋白(a)的显著下降,其相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因为降胆固醇疗效显著,该药是美国FDA第一个批准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新药。米泊美生是一种生物制剂,需要采用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局部皮疹样反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短暂流感样症状。
此外,报道显示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转氨酶升高和脂肪肝,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禁用于合并肝病或肝功能不全患者。值得一提的是,动物试验未显示该药影响胚胎发育,提示该药在孕妇患者具有潜在用药前景,但迄今尚无证据证明其不通过人体乳汁影响婴儿发育。
2.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
CETP在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周围组织中游离型胆固醇与HDL结合后,酯化成结合型胆固醇(胆固醇酯)并移至HDL核心,胆固醇酯通过CETP从HDL转移至LDL和VLDL,后两者被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和VLDL受体摄取入肝细胞后,经代谢合成胆汁最终排出体外,进而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进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由此可见,CETP参与下的胆固醇逆转运是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早期有学者观察到,通过抑制CETP能够显著升高HDL-C水平,由此联想到研发CETP抑制剂以升高HDL-C,最终达到防治ASCVD的可能。
然而,ILLUMINATE研究却显示,对于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人群,在阿托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torcetrapib(一种CETP抑制剂),虽可使HDL-C进一步升高近72%且LDL-C进一步降低约25%,但并未因此降低心血管事件,反而意外增加了心血管事件风险和全因死亡率,由此导致该研究提前终止。
另一种CETP抑制剂dalcetrapib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该药虽可显著升高HDL-C(高达25%~31%),但却不能有效降低LDL-C。尽管上述2种CETP抑制剂均因临床试验未达预期而夭折,但仍有学者对该类药物抱有信心。
目前在研的CETP抑制剂还有anacetrapib、evacetrapib以及TA-,其中,anacetrapib和evacetrapib均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迄今尚无不利证据报道。
而TA-也已进入Ⅱb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可使HDL-C升高79%而LDL-C降低45.3%,其调脂疗效超越anacetrapib与evacetrapib,且无严重不良事件报道,故被认为是目前最前景的CETP抑制剂,其降LDL-C甚至可媲美PCSK-9抑制剂,但其卓越调脂作用能否最终带来心血管事件的降低,还有待将来临床试验证实。
3.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
PCSK-9是一种肝细胞合成的丝氨酸蛋白酶,可与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LDL-R)结合,形成PCSK-9/LDL-R复合体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内涵体,最后被肝细胞内溶酶体降解,进而阻止了LDL-R循环利用,导致肝细胞表面LDL-R数量下降,而LDL-R又是肝细胞摄取血液中LDL并代谢的关键因子,因此PCSK-9上述作用最终将升高血液LDL-C。
遗传学证据显示,携带PCSK-9功能增益性(gain-of-function)基因突变的人群,其LDL-C水平显著增加,相反,PCSK-9功能丧失性(loss-of-function)突变则可降低体内LDL-C。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他汀在内的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由于机体代偿性机制,均可间接增加PCSK-9表达,不同程度上削弱这些药物的降脂疗效,相反,也为联合应用PCSK-9提供了潜在可能。
PCSK-9抑制剂分为2类,分别是PCSK-9单克隆抗体药物和非单克隆抗体药物,后者(如RNAi制剂或小分子抑制剂)均处早期研发阶段,而前者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充分展现了该药降低LDL-C的卓越性,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ODYSSEOPTIONSⅠ研究显示,在阿托伐他汀20或40mg/d基础上,联合PCSK-9抑制剂alirocumab(每2周1次,每次75mg,皮下注射),受试者LDL-C分别降低44.1%(阿托伐他汀20mg)或54.0%(阿托伐他汀40mg)。
相比而言,另一种联合用药方案,即在阿托伐他汀20或40mg/d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10mg/d,其LDL-C降幅仅为20.5%(阿托伐他汀20mg)或22.6%(阿托伐他汀40mg)。
而来自LAPLACE-2研究结果同样显示,在他汀基础上加用另一种PCSK-9抑制剂evolocumab(2种给药方案),可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显著降低63%~75%(联合evolocumabmg/次,每月1次)及66%~75%(联合evolocumabmg/次,每2周1次),而不良事件并未因此增加。
仅有2%患者在接受evolocumab后出现背痛、关节痛、头痛、肌肉痉挛和四肢痛等不良反应。同样,DESCARTES研究也证实了evolocumab卓越的降胆固醇疗效,研究者观察到接受evolocumab(mg/次,每4周1次)治疗52周后,受试者LDL-C平均降幅达(57.0±2.1)%,同样,该药还显著降低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和甘油三酯,显示该药降胆固醇疗效的全面性。该研究所观察到的最常见不良不应包括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和背痛。
然而,尽管PCSK-9抑制剂降低胆固醇疗效显著,且尚未有重大不良事件报道,但由于PCSK-9不仅在肝脏表达,也在肠道、胰腺乃至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因此对于该药是否存在降胆固醇以外的"脱靶效应",还有待更多大规模、长期临床试验明确。
此外,也有学者担忧PCSK-9抑制剂应用后LDL-C过低(低于正常人群)的潜在风险。全球在研的3种PCSK-9单克隆抗体(alirocumab、bococizumab和evolocumab)均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相信上述对该类药物长期安全性的疑虑会得到满意答案。
此外,PCSK-9单克隆抗体的昂贵费用以及皮下注射给药的患者依从性,也是将来应用于临床需要考虑的问题。尽管如此,该类药物还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降低胆固醇尤其是LDL-C,是ASCVD防治的基石,这点已为学界所公认。然而,应用何种手段(生活方式改善、药物以及非药物干预等)以达到降低LDL-C管控心血管风险这一终极目标,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他汀的问世,尤其是该药在防治ASCVD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二战时最伟大的"救命药"——青霉素。然而,人类前进的动力和步伐永远不会止步。尽管他汀的"神奇"仍为临床所推崇,但认识到该药神奇的关键在于降胆固醇(而不是降胆固醇以外的多效性),就不会舍本逐末,更不会本末倒置。
同样,我们还要客观辩证地看待他汀,既要认识到它的神奇,也要认清它的不足,不能一味追求超大剂量他汀,违背基本的用药常识乃至底线。
对于某些不能耐受他汀的疾病人群,或者应用常规剂量他汀后血脂仍不达标的患者,要想到更换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可能。显然,上述新型降胆固醇药物的研发,为需要接受降胆固醇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至于疗效和安全性,或许还有待更多临床观察和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长按上方